“批量生产”的古镇为何沦为停车场
以为“稳赚不赔”,最后却亏得底儿掉,问题在哪儿?其实游客都知道。走在全国大多数“古镇”的街上,都是三步一家银饰店,十步一家旅拍店,“我在xxx很想你”的路牌举目皆是,文创店里卖的小商品都是义乌制造,在淘宝买更便宜还包邮。有行业研究者认为,我国古镇旅游已陷入“千镇一面”的同质化困境:空间形态模板化、商业生态低端化、文化体验浅表化,导致游客审美疲劳、复游率低。如果说早期的古镇还能吃到旅游需求大量释放所带来的红利,那么现在各地重复建设的古镇早已成了一种供过于求的文旅产品。像大庸古镇这样没有独特标签、没有独特业态的古镇,自然就会面临被市场出清的局面。筛号平台
頁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