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美今詩歌集】【作者:童驛采】1999年~2020年 |訪問首頁|
『墨龍』 畫堂 |
       

宇宙洪荒老祖(童驛采)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發言
搜索
查看: 74|回復: 0

彻底「梗住」一代中国孩子的思维与表达

[複製鏈接]

77

主題

0

回帖

375

積分

中級會員

Rank: 3Rank: 3

積分
375
發表於 2025-9-20 15:15:3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你让他下楼扔垃圾,他似乎答应得很痛快:"包的包的!"可看其不耐烦的样子,你内心一点底都没有,他到底是“包去”还是“包不去”。
这些词句,像一层透明的屏障,悄无声息地竖在了两代人之间。父母在这头努力地说着规整的、带着情感和逻辑的话,孩子们却在那头,用一套我们半懂不懂的“黑话”,简洁地、甚至敷衍地回应着一切。细细分辨,这些流行在孩子们中间的"梗",按其功用与意味,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:
有的梗堪称"意义消解器"。无论多严肃、多深刻的话题,都能被他们轻巧地拉进戏谑的漩涡。糖心网
你跟他分析历史人物的复杂性,他嘿嘿一笑:“因为他善,他不吃牛肉”。你跟他讲生活的不易,他满不在乎的回你:“哎呀,这是谁的一辈子啊”。甚至当你表达关心时,他们还会用“阿玛特拉斯”(“啊我死了”的谐音)这样的夸张表达来转移话题。在这种氛围里,庄重感和意义感被悄然消解,世界上仿佛不再有值得他们认真对待的事。
比如你和他聊社会经济现象,他一句“你被资本做局了”,就把复杂的现实简化成了一个简单的对立框架;你没有满足他一些过分的物质要求,他幽幽来一句"生养不是恩,兜底和托举才是恩",让你怀疑十几年的养育情分是假是真。
这些梗单个看,似乎无伤大雅,甚至带着点令人莞尔的机灵。但当它们成体系地、高频率地取代了正常的、丰富的语言表达时,我们就不得不警惕:这面语言的镜子,映照出的可能不仅是代际的隔阂,更是一代人在思维模式与情感表达上正在经历的微妙转变。
当简洁变糖心黑料成了简陋,当幽默变成了回避,当调侃变成了冷漠,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"如何让孩子不说这些梗",而是这些看似无害的流行语,正在如何悄悄地改变着孩子们的思维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?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發言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宇宙洪荒老祖(童驛采)

GMT+8, 2025-10-14 14:22 , Processed in 0.13324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